
【人物档案】
姓名:黄曙光
年龄:50岁
籍贯:大市镇长丰村
职务:康迈有限公司总经理
近日,记者走进大市镇长丰村康迈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批正准备发往广州的橡胶制品整齐码放,公司总经理黄曙光一边确认销售订单,一边叮嘱正在作业的工人注意安全。
1997年,24岁的黄曙光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先后辗转广州、福建、温州等地,从一名普通的鞋厂工人,一步步干到了技术员、生产厂长。2017年,凭借多年鞋厂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他和朋友合伙在清远开设了一家鞋材加工厂,后因当时的环保政策调整导致工厂关停。
2021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黄曙光选择再次在清远办工厂,并办理好了各种手续。恰巧同年,耒阳市召开高规格的“安商大会”,推出“1+4”系列方案、规范执法检查服务经济发展八条规定和行政审批超时默认工作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九条措施,设立“企业家日”,设置廉情监测点,实施市领导联系企业项目制度等一系列硬核措施,释放了强烈的安商稳商信号,吸引了一大批在外创业、打工的耒阳老乡返乡创业。
黄曙光的父亲黄义华是长丰村“湾村明白人”,也经常向他宣传耒阳的“安商”政策和营商环境变化,劝他干脆把工厂搬到家乡来。在父亲的极力宣传和推荐下,黄曙光内心也开始萌生在家乡创业的想法,于是趁着春节返乡过年,进行一番深入考察后,最终确定把工厂搬到家乡来。由于之前在清远已经租赁好厂房,为此黄曙光还赔付了一笔押金。
“一切都非常快,3个月就办好了环保等各种手续,政务服务办理事项都是‘一路绿灯’。”站在厂房门口,黄曙光频频称赞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提供的贴心服务。他告诉记者,公司以乡村振兴车间形式成立,自己出资600万元,村里通过“土地入股”,主要收购广东、深圳等地的橡胶鞋底废料,研磨后进行二次销售,实现橡胶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年产值达2000万以上,村集体经济年增收预计达10万元。
“既然回到了家乡,那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更多的人致富。”黄曙光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有17名工人,基本都是脱贫户,考虑到村里上了年纪的大娘,平时要照顾家里,收入方式少,也会优先招聘。目前,公司日常运营都挺好,工人们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
“最终决定回乡创业,不仅是为了回归家园、建设家乡,更是被市委、市政府务实和高效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也是对家乡营商环境的认可。”黄曙光说,返乡创业,是传承更是机遇,特别回来这两年,亲身感受到了耒阳营商环境、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也日新月异,相信在家乡优良的营商环境下,公司今后的发展也能蒸蒸日上,让更多的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记者 袁成龙)
责编:梁昕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 全程护航企业发展
重拳出击 三都镇严厉打击私挖盗采违法犯罪活动
撑起青春“守护伞”!耒阳各乡镇街道开展“禁毒+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
【耒水欢歌】“方寸地”变“增收园” 长坪村1.1万羽“致富鸡”点亮庭院经济
【简讯】马水镇:交通安全进校园,敲响安全“上课铃”
耒阳市人武部送训入校 衡阳理工1200多名新生开启15天军训淬炼
“真枪实弹”等你来体验!耒阳首个军事装备国防教育基地正式开放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耒阳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