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南阳镇:淝江河畔风光好
2019-08-05 10:14:19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 编辑:梁昕 |          浏览量:584

耒阳市融媒体中心讯(梁昕) 

  印象中的南阳,曾是盛名一时的产煤大镇,与婉蜒旖旎的淝江河相偎。近年来,在经济转型的号角声中,南阳镇渐渐褪去黑金光芒,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春风中,全镇上下以变求新,栉风沐雨,为建设新南阳而努力奔跑……“沃野千里,百业新兴”,如今,历经蝶变后的南阳,欣欣向荣,韵味如诗,清新典雅的小城镇风貌跃入眼帘,处处散发着新的活力与光芒。

  南阳镇位于耒阳市东南部,东与夏塘镇接壤,南临大义镇,西接泗门洲,北与龙塘镇毗邻,耒水穿境而过。面积105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91个自然组,总人口近53000余人。有耕地面积2.05万亩,其中水田18000亩,旱地2500亩。

  南阳镇境内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现有私营煤矿4个,国营煤业公司1个,2018年地方煤矿生产出煤15万吨,国矿生产出煤42.69万吨,全年共完成税收6914.89万元,超额完成全年税收任务,居全市前列。是耒阳市的产煤大镇、税收大镇。

  

▲党委书记:王子菲                               ▲镇长:陈跃清

▲第十三届镇党政领导班子

  小城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南阳镇坚持规划先行,率先制定完善了镇区总体规划和新区建设详规,并严格按规划实施镇区改造和建设,确保镇区建设质量和品位;抓好镇区棚户区改造,完成国家棚户区改造项目扫尾工作,对镇区所有房子进行改、建、翻,形成了风格统一的农村民居;建设新区综合文化圈,完成了文化站装修并投入使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争取避险搬迁和采煤沉陷项目,建设了高标准的南阳卫生院和中心完小,目前卫生院主体工程已完工,中心完小已完成三通一平,将有效缓解农村教育和卫生问题;抓好配套设施建设,连续三年,争取配套项目建设资金600余万元,在完成棚户区改造的基础上,对镇区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对镇内道路进行了油化提质,解决了圩场脏、乱、差的现象。对电路、排水道进行改造,实行雨污分离,并完成了自来水安装改造,彻底改变了过去基础设施落后局面,同时,又投入资金,对镇区入口进行提质改造,大大提高了镇区品位。

▲南阳居委会

▲面貌焕然一新的南阳墟  

  ▲新农村示范点——淝江村。(2018年,镇政府引进资金给老旧民房穿上了古朴典雅的“新衣”,新建的现代化民居,也为乡村新添了一道美丽风景线。)

  ▲新农村示范点——高岭村。(高岭村曾是南阳镇人口大村。近年来,镇政府引进“乡贤治村”改变该村贫困落后状况。通过努力,如今的高岭村村路通达,村貌大为改观,成为该镇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作为产煤乡镇,南阳镇坚决落实“关、停、守、盯”指令,全力抓好煤矿安全监管,有效杜绝煤矿非法违法生产行为的发生,安全生产工作连年被评为先进;同时坚持对煤矿技改扩能和优化升级,促使煤炭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淝江农业合作社的葡萄园基地和油茶基地。(2018年合作社扶贫成果喜人,共纳入贫困户42户101人,年底贫困户每户分红600元。油茶基地计划种植1200亩,预计今年可完成总栽种面积80%。

  合作社今年新增了生态放养乌鸡和多种果树种植,包括杨梅、蓝莓、板栗、梨子等,确保不同季节都有水果采摘,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淝江农业合作社的红豆杉种植基地,总面积1200亩。

  ▲排山村泥蛙养殖基地。(2018年3月份投产,占地70多亩,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年产值2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12人。去年,排山村贫困户喜得分红款2万元。)

  ▲竹制品。(南阳镇盛产竹子,村民用手工编制成各种竹制品,到周边集市售卖,增加家庭收入。)

  近年来,南阳镇狠抓乡村环境整治,助推乡村振兴。大力开展治限治超专项行动,在主要路口设立检查站,组建专门队伍集中进行治限治超执法行动,治超工作在全市连年评为先进;开展煤尘、煤灰、煤气的综合治理行动,以及联合市环保局、综合执法局对圩场环境、镇区大气污染、粉尘污染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开展煤尘、煤灰、煤坪、煤炭运输加工综合大整治,督促企业完善环保设施,实行封闭式生产加工、封闭式运输两个基本要求,还老百姓蓝天白云;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投入资金70万元,对全镇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实行运输、清扫承包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并开展文明卫生户评选,实行门前三包,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善。

▲镇区道路通达平坦。

  ▲腾退复垦工作持续推进。2018年完成了马路市场整治、两个示范点的建设和130亩空心村宅基地腾退复垦,截至目前,共约完成400亩土地复垦,超额完成市委下达的任务,乡村面貌大为改善。

  ▲2017-2018年,南阳镇争取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四千余万元,对南阳境内所有渠道进行维修改造,大兴水利,保证农田灌溉,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同时,对电路、排水道进行改造,实行雨污分离,并完成了自来水安装改造,彻底改变了过去基础设施落后局面。

  南阳镇通过结对帮扶、产业扶贫,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和措施,做到脱贫精准。严格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坚持产业带动贫困户受益。贫困户633户1598人,已脱贫430户1116人,其中2018年脱贫128户358人,未脱贫人数减少到203户482人。同时,利用金融扶贫政策,让贫困户参与分红,提高脱贫质量。2018年完成金融贷款115户,共575万元,让贫困户参与分红,真正让贫困户实实在在享受到了金融扶贫带来的好处。

  近年来,南阳镇坚持实行煤炭黑色文化向绿色文化转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8年,淝江村被纳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完成耒水•淝江休闲旅游规划设计,启动淝江沿河两岸示范片建设,着力打造蔡伦竹海休闲“后花园”。同时,大力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和沿河产业带,着力建设杨梅基地和油茶基地,以现代农业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提升农村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美丽的淝江村

▲淝江河。耒阳境内最大的支流,也叫淝水,全长57公里,以前是商贾云集的繁华水运口岸。

▲淝江桥。桥头两边延伸数里,河流两岸风景秀丽,青山绿水。


  ▲农家乐。(南阳镇高岭村在外成功人士回报家乡,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休闲投资建设的农家乐)

  ▲采摘。(地点:淝江合作社黄花仙山。采摘时间:杨梅在5月份后,猕猴桃9-11月,柚子10-11月,蓝莓7-9月,板栗在9月份,葡萄7-8月份)

  

▲南阳敬老院。(兴建于2014年,于2015年投入使用,现供养孤寡老人有50多人)

  ▲南阳镇文化站。2015年投入使用,改善了文化站的办公条件,丰富了南阳镇文化事业,其中农家书屋对外开放,周边群众经常前来借阅,深受群众的赞扬。▲南阳卫生院。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

  ▲公办教育资源,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利用耒河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山水之乡,风情小镇”,建设环境优美、经济发展、幸福平安的宜居小镇,是南阳镇近年的奋斗目标。2018年,南阳镇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3131”工程和六项行动计划,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二、三产业逐步实现了协调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镇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任务,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基层党建、环境卫生、乡村整治等工作居全市前列。

  “推进煤炭产业升级、现代农业转型、乡村旅游发展仍是我镇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发展沿河产业带,建成杨梅、蓝莓、油茶三大基地,立足楠竹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打造淝江口岸风光带,建设蔡伦竹海旅游休闲‘后花园’;持续抓好小城镇、美丽乡村、民生事业三大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教育、医疗一体化发展,扎实做好医疗保障、民政救助、社会保障、计生服务等工作,奋力建设美丽、幸福、平安新南阳,向祖国70周年献礼!”南阳镇党委书记王子菲向我们描述着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美丽蓝图。

  好风凭借力,奋起正当时。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勤劳的南阳人民正迈着坚定的步伐,乘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浩荡东风,奋楫扬帆,逐梦前行。(记者 梁昕)

责编:梁昕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