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进行时】耒阳市文明创建经验作法被省文明办典型推介
2022-03-09 11:29:38          来源: 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周紫红 |          浏览量:6049

日前,记者从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获悉,耒阳市文明创建经验作法被湖南省文明办《湖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典型推介。

现将《耒阳市:“三个坚持”抓文明创建》原文转发:

近年来,耒阳市用“三个坚持”抓文明创建,对标对表细则,加强宣传引导,深化志愿服务,完善设施建设,在全市掀起了文明创建热潮,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创建成效初显。

坚持紧盯目标、补齐短板抓创建

实行精细化管理、清单化推进,全面对照标准、任务、问题“三张清单”,围绕“一修、两整、三化”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一修”就是对原有破损路面进行修复,达到路面平坦无坑洼。聚焦背街小巷、商业大街、住宅小区、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积极推动道路提质改造,6个城区排水防涝项目全部建成,金杯塘黑臭水体完成整治,修复城区破损路面4068平方米。“两整”就是对沿街侧面进行修整、对空中线路进行整理。紧盯城市广场、车站、公园景区等关键部位,全力推进“十乱”集中整治,持续抓好垃圾清理,乡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中转站、城乡厨余垃圾处置站、固废填埋场等项目有序推进,清理破旧广告位240余席、占道物2600余个、空中线路50余起。“三化”就是绿化、亮化、净化。在城市绿化上,开展“拆围透绿、见缝插绿、裸土覆绿”行动,栽植绿植被1.71万余株;在城市美化上,追求个体建筑物的“造型别致”,精心打造店铺招牌、公交站台等城市家具;在城市亮化上,实施城市光彩工程,重点提升城市广场、主次干道、耒水两岸亮化景观,维修路灯1050余盏。

坚持突出特色、创新载体抓创建

大力发挥志愿服务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作用,积极创新志愿服务载体,持续擦亮“衡阳群众·耒阳志愿者”志愿服务品牌。一是创新“六大文明新风”行动。着眼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卫生、文明出行、文明礼仪、文明经营、文明用餐、文明乡风“六大文明新风”行动,扎实推进卫生大扫除、公民文明礼仪教育、群众文艺汇演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二是创新“联社区促文明”活动。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34名市领导、77个市直单位深入30个乡镇(街道)、39个社区开展活动,全市10个重点场所、54个路口、135条路段,积极开展“联社区促文明”活动,让公园、小区、路段、路口成为志愿服务的展示窗口。三是创新“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全面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建设,在社区、公园、广场、服务大厅、商场、景区等公共场所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110余个,多元化、特色化开发义务指路、特殊人员帮扶、突发疾病医疗救助、义务宣传讲解等1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在城区形成了15分钟志愿服务圈。四是创新“传承红色基因”计划。注重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新建培兰广场、出发地广场等红色基地,成功创建全国革命文物保护示范县,湘南起义旧址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创作推出电影《英雄若兰》、歌剧《军旗这样红》、教材《耒阳红色故事汇》等作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9所新配建学校均以耒阳革命英雄人物名字命名为“红色校名”,让学生从小接受耒阳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的熏陶教育。

坚持压实责任、强化落实抓创建

始终将创建文明城市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不创则已、创则必成”的信心决心,链条式传导责任、倒逼式追究责任。一是注重在强化执行上发力,按照“条包块管、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以社区为网格片区,实行领导包片、责任单位包街区、责任人包门点的责任机制,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在网中居、事在格中办”。二是注重在提振作风上发力,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干部思想淬炼、基层锻炼、岗位历练和事上磨练的“赛马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入“一线”工作法,最大限度激发精气神。三是注重在督查考核上发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担责”的原则,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考核结果与文明单位的评选挂钩,对工作不负责、整改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的单位与个人,坚决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四是注重在宣传引导上发力,按照“创建活动有群众参与、创建实效请群众检验、创建成果由群众共享”的要求,全方位、广覆盖、高密度、多视角抓好宣传,推出公益广告30余条,发放宣传册6万余份,在央省等主流媒体刊登新闻稿件90余篇,“人人都是创建主体”的理念深入千家万户、扎根群众心中,凝聚了全民参与创建的强大合力。(通讯员 欧阳昭苏 卢健)

责编:周紫红

来源: 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