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刘桃源(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耒阳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我想和大家谈谈耒阳农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耒阳农业的昨天有着辉煌的历史。解放后,耒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大办农业,开展了两次“种子革命”,带来了粮食生产三次飞跃: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改高秆品种为矮秆品种,耒阳粮食生产出现了第一次飞跃,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改单季水稻为双季水稻,粮食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飞跃;1977年以来,改常规水稻为杂交水稻,粮食生产出现了第三次飞跃。
粮食生产三次飞跃,耒阳粮食年总产由解放前的1亿公斤突破到5亿公斤,实现了自给有余。耒阳人民千百年来吃饱饭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党的农业政策好,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耒阳农业的今天;归功于农业科技进步,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耒阳农业的今天有着明显的优势。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18个关于农业的1号文件,为农业保驾护航。耒阳始终把农业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卓有成效,去年,全市粮食年人均占有量已达430公斤,比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400公斤多了30公斤。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耒阳今天的粮食是安全的。耒阳今天的农业有四大优势:一是种粮大户多;二是农机唱“主角”;三是单产水平高;四是产品质量好。
耒阳农业的明天任重而道远。展望未来,耒阳农业发展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指示为指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向高产高效发展。要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要落实“四个不摘”,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深入研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我坚信,只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耒阳农业的明天就会灿烂辉煌。
责编:梁昕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重拳出击 三都镇严厉打击私挖盗采违法犯罪活动
撑起青春“守护伞”!耒阳各乡镇开展“禁毒+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
【耒水欢歌】“方寸地”变“增收园” 长坪村1.1万羽“致富鸡”点亮庭院经济
【简讯】马水镇:交通安全进校园,敲响安全“上课铃”
耒阳市人武部送训入校 衡阳理工1200多名新生开启15天军训淬炼
“真枪实弹”等你来体验!耒阳首个军事装备国防教育基地正式开放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耒阳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
耒阳市6个旗舰中医馆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