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夜,耒阳乡村草龙点亮团圆情
2025-10-07 22:55:58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谢娟娟 |          浏览量:3211

耒阳融媒10月7日讯(记者  杨明涛 蒋境 雷坤)每逢中秋月圆之月,在耒阳部分乡村有舞稻草龙的习俗,这一习俗已被列为耒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月6日中秋夜,湖南非遗村镇——耒阳市黄市镇清水铺的巷陌间锣鼓喧天,这场传承数百年的中秋舞草龙民俗活动如期上演,非遗薪火与皎洁月色交相辉映,交织成一幅鲜活的团圆图景。

这场盛会的序幕早在中秋前便已拉开。村里75岁的手艺人欧阳本德正手把手指导村民编扎草龙,阳光下,村民们搓草绳、扎龙角、缝龙须,干稻草在指尖翻飞成型,一条草龙渐渐展露身姿。欧阳本德说:“手艺是老辈手上传承给我们的,我希望传承下去。”

夜幕降临,清水铺晒谷场早已被闻讯而来的村民与游客围得水泄不通。以稻草龙为首居中,圈圈龙、布龙分居两边,三条长达十余米的龙静静“蛰伏”在场地中央,村里年轻人在老人们的指导下,举行祭祀仪式,袅袅香烟中寄托着风调雨顺的祈愿。清水铺作为明清时期耒阳重要的商贸口岸,曾是覆盖周边地区近百里的著名“油市”,几百年来,附近的油茶种植户利用码头的水运贩卖茶油,从而过上丰盈生活。村民伍永明说:“这个舞龙灯是从道光年间开始的,清水铺经济盛行的时候,在八月十五庆丰收、舞龙灯。这三个舞龙灯的寓意分别是保证清水铺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村里规定中码头舞圈圈龙,上码头就舞布龙,冲里就舞稻草龙灯。

简短的祭祀仪式后,领头人一声吆喝,几十名青壮年迅速上前,或举龙首、或握龙身、或托龙尾,在锣鼓节奏的指引下,三龙瞬间“苏醒”。主龙稻草龙代表丰收,身插满点燃的香火,宛如繁星缀满龙鳞;圈圈龙金光闪闪,寓意铜钱,代表财;布龙光彩华丽,预示人丁兴旺、福气绵长。三条龙形态各异、寓意叠加,在夜色里舞动时,既映照着丰收的喜悦,又承载着村民对财源广进、家族兴旺的美好祈愿,将节日的热闹与对生活的期盼融成一幅鲜活的民俗画卷。伴随村民的吆喝声,锣鼓、腰鼓齐鸣,鞭炮声此起彼伏。孩子们追着龙尾奔跑,手中“春夏秋冬”“象将馬卒”等字样的灯笼与龙身香火交相辉映;返乡务工的年轻人则举着手机记录盛况,镜头里定格着长辈们含笑的脸庞。

月光下,草龙舞动的身影与村民们的笑脸交织成一幅温馨的乡村中秋画卷。这场承载着乡愁与期盼的民俗活动,不仅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更凝聚了民心,让团圆的意义在传统与传承中愈发浓厚。

一审:赵娟
二审:陈剑民
三审:欧阳昭苏

责编:谢娟娟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