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县域科技创新“耒阳模式”
2025-10-07 10:59:33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谢娟娟 |          浏览量:7305

耒阳融媒10月7日讯(记者 钟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近年来,耒阳市积极探索新时代县域创新发展新路径,大力实施产业创新领航、企业创新赋能、人才创新引育、创新生态优化、民生创新改善等“五大行动”,形成“资源不足科技补、区位不足服务补、动力不足改革补”的科技创新“耒阳模式”。

培育“参天树”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耒阳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动摇,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聚焦研发机构,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等新兴产业发展定位、转换方式、释放潜力、提升能级,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四级梯队培育体系,同时聚力技术攻关,设立“专精特新”科技攻关专项资金,不遗余力打造创新热土。今年上半年,19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费用15.2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2.7亿元,全市技改投资增速达43.4%,全市新增授权专利106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每万人有效注册商标86.5件,近几年共获国、省科技进步奖12项,居衡阳市第一,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2023年6月起,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64家,分别增长17.1%、27.5%,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73家,全国、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认定361家,壮大了区域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澎湃“驱动力”

加快高能级平台建设,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耒阳坚持内外联动,不断提升智造科创带创新能级,纵深推进“三送三解三优”、“百名干部联百企”、“赋码入企”等行动,深入开展“智赋万企”工作,由市科工信局牵头成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库”,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度发展;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耒阳工作站揭牌运行,为企业提供成果登记、科技金融、技术对接等服务,加快成果转化。焱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国际领先的“废渣变宝”专利工艺全面投产,新近启动的耒阳软件开发创意园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与多所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与联合实验室,着力培育本土数字技术人才,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发展。

同时耒阳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1+N”人才政策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市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每年设立500万元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引进资深专家、海外工程师、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和高端创新团队,打通编制、招聘、岗位等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连续三年培育省级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推荐人才入选“湖湘青年英才”等项目,为科技创新注入澎湃“驱动力”。

优化“生态圈”

近年来,耒阳锚定打造湖南省“创新型县市”目标,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服务理念,先后制定出台《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方案》《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项目实施办法》《高层次人才配套服务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等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扶持骨干企业扩能升级,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省级科技项目,并协助企业争取财政支持,金凯循环、金代科技等8家企业获得研发财政奖补资金130.92万元,先导新材料、美蓓达、亚湘电子等10余家企业共获得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3亿元。

全市42名县级领导和55名联企干部定点联系帮扶企业,85名科技特派员为企服务,举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训12场,市政务服务大厅上半年共受理各类办件929项,企业诉求办结率保持100%,既做政策供给“加法”,又做企业负担“减法”,助企服务“乘法”。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面对新时代科技工作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耒阳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强科技支撑强工业、强县域为牵引,集聚创新资源,凝练关键任务,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增强区域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一审:赵娟
二审:陈剑民
三审:欧阳昭苏

责编:谢娟娟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