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怡然 通讯员 邓正华
初秋,暑气渐退。傍晚,耒阳市沿江路上,不少市民悠闲漫步在焕然一新的步道上。脚下麻石板平整坚实,新划的停车位清晰规整。一个月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坑洼不平、车辆乱停的景象。
“以前转好几圈都找不到车位,现在方便了、规范了!”刚停好车的市民陆先生感慨,这处公共空间的小改变,让人幸福感有了大提升。
焕然一新的张飞广场停车场
面对群众对更高宜居环境的期盼,如何花小钱办好民生急事?今年以来,耒阳市积极探索“微建设”模式,用有限资金推进精准更新,走出一条“花钱少、见效快”的城市更新路径。
耒阳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的王发新,是沿江路改造项目的工程负责人。他介绍,项目7月下旬启动,涵盖张飞广场停车场改造和人行道修缮,总资金约80万元。“类似的工程以往至少得花费100万元,因此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每一个环节都要高效推进。”王发新坦言。
停车场改造是此次项目的重点。因规划和管理问题,过去这里仅能停放约50辆车,路面还出现了多处破损。周边商业密集、人流旺盛,“停车难”长期困扰市民与商户。
王发新介绍:“我们将停车场边角原有分散且长满杂草的闲置空地和低效绿化带‘化零为整’,面积扩充至2200平方米,通过精准测算车位布局,优化动线,车位增至86个,利用率提升72%。加上重新施划的路边车位,目前整个沿江路有270余个停车位,基本缓解了高峰期停车难题。”
王发新还算起一笔“经济账”:“如按常规铺设麻石,每平方米成本要高80元左右,后期还需要定期维护。我们选用耐用易修的沥青材料,仅此一项就节省18万元。”
“把钱花在刀刃上”的理念同样用在了路面修缮中:原有完好的旧麻石板没有被一股脑丢弃,而是进行细心筛选、重新铺设。旧材新用,既节约成本,又延续了原有风貌。
耒阳沿江路人行道进行了修缮并安装了阻车杠
除了钱袋子紧张,时间也十分宝贵。沿江路是耒阳的生活和商业中心,平日既有市民休闲游玩,更有不少商户和摊贩经营。以往动辄数月的围挡施工,显然行不通。
此次施工前,市政部门制定了周密方案,全程协调、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压缩工期。同时,派出技术人员驻扎在一线,避免图纸规划和现场施工不一致,导致返工和浪费的现象。
在这次改造过程中,市政部门人员全程“钉”在现场,协调交通、路政和园林等各部门,链条式推进施工,全部工程20天完成,相较过去提速近三分之一——既“抢”出了民生速度,又“省”出真金白银。
记者获悉,类似的“微建设”项目已在耒阳多处实施。全长400余米的南北正街是耒阳的老商业街,5月份启动“微建设”,更换麻石板380平方米、补装照明灯饰、设置智能升降桩保障消防通道、规范摊位与停车区域,新增咨询点与服务亭……“里子”“面子”兼顾,总成本控制在60余万元;灶市街街道30基路灯更新,通过“旧杆新用”省出10余万元。
(原载于8月23日《湖南日报》第3版)
耒阳“微建设”,用有限资金做精准更新-----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责编:周紫红
来源:湖南日报
重拳出击 三都镇严厉打击私挖盗采违法犯罪活动
撑起青春“守护伞”!耒阳各乡镇开展“禁毒+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
【耒水欢歌】“方寸地”变“增收园” 长坪村1.1万羽“致富鸡”点亮庭院经济
【简讯】马水镇:交通安全进校园,敲响安全“上课铃”
耒阳市人武部送训入校 衡阳理工1200多名新生开启15天军训淬炼
“真枪实弹”等你来体验!耒阳首个军事装备国防教育基地正式开放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耒阳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
耒阳市6个旗舰中医馆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