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耒阳融媒8月18日讯(记者 贺智 实习记者 兰佩佩 周立娟)初秋时节,耒水河畔的大市镇长洲村三百亩棉田正值盛花期,雪白的棉朵点缀在翠绿的棉株间随风轻曳,耒水的浸润为棉株生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零星荒地到连片棉田,从传统耕作到规模种植,长洲村用一根根棉线,“织”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以前这些地大多是荒地,现在一亩能产400多斤棉花,荒地真的变成了‘金地’!”年轻的村支书蒋飞云每天都会到棉田察看长势,言语中满是自豪。在他的带领下,长洲村创新推行“村集体 + 合作社 + 农户”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务工,既拿租金又挣薪金。今年65岁的村民蒋有辉算起了自家的增收账:“4亩地入股每年能拿800元租金,在棉田务工每天还能挣150元左右,一年下来比以前种水稻多挣1.6万元!”像蒋有辉这样的受益者还有20余人,这一模式不仅盘活了300余亩闲置土地,还创造了2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超万元。
长洲村所在的大市镇是传统农业产区,依托耒水冲积形成的肥沃土壤和充足水源,农业发展优势显著。近年来,在耒阳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该镇大力推广优质棉种和现代化种植技术,累计发放奖补资金5.7万元,并通过土地整合、技术培训和滴灌设施升级,推动棉花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全镇棉花种植面积已突破千亩,预计年产量超40万斤,总产值可达130万元。
“我们的棉花不仅品质好,而且全部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真正实现了生态与效益的双赢。”蒋飞云随手摘下一朵棉桃,向记者展示道,“现在正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期,市里、镇里都有农技人员来指导。未来,我们还想结合棉田景观,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人看到长洲村的美丽蜕变。”
从荒草地到致富田,长洲村的蜕变,是大市镇因地制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写照。这片充满生机的棉田,不仅织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更织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百姓富裕的乡村新画卷。
一审:赵娟
二审:杨明涛
三审:陈平放
责编:周紫红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重拳出击 三都镇严厉打击私挖盗采违法犯罪活动
撑起青春“守护伞”!耒阳各乡镇开展“禁毒+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
【耒水欢歌】“方寸地”变“增收园” 长坪村1.1万羽“致富鸡”点亮庭院经济
【简讯】马水镇:交通安全进校园,敲响安全“上课铃”
耒阳市人武部送训入校 衡阳理工1200多名新生开启15天军训淬炼
“真枪实弹”等你来体验!耒阳首个军事装备国防教育基地正式开放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耒阳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
耒阳市6个旗舰中医馆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