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水欢歌】大市镇:千亩棉田织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8-18 21:41:16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周紫红 |          浏览量:7646

耒阳融媒8月18日讯(记者 贺智 实习记者 兰佩佩 周立娟)初秋时节,耒水河畔的大市镇长洲村三百亩棉田正值盛花期,雪白的棉朵点缀在翠绿的棉株间随风轻曳,耒水的浸润为棉株生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零星荒地到连片棉田,从传统耕作到规模种植,长洲村用一根根棉线,“织”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以前这些地大多是荒地,现在一亩能产400多斤棉花,荒地真的变成了‘金地’!”年轻的村支书蒋飞云每天都会到棉田察看长势,言语中满是自豪。在他的带领下,长洲村创新推行“村集体 + 合作社 + 农户”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务工,既拿租金又挣薪金。今年65岁的村民蒋有辉算起了自家的增收账:“4亩地入股每年能拿800元租金,在棉田务工每天还能挣150元左右,一年下来比以前种水稻多挣1.6万元!”像蒋有辉这样的受益者还有20余人,这一模式不仅盘活了300余亩闲置土地,还创造了2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超万元。

长洲村所在的大市镇是传统农业产区,依托耒水冲积形成的肥沃土壤和充足水源,农业发展优势显著。近年来,在耒阳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该镇大力推广优质棉种和现代化种植技术,累计发放奖补资金5.7万元,并通过土地整合、技术培训和滴灌设施升级,推动棉花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全镇棉花种植面积已突破千亩,预计年产量超40万斤,总产值可达130万元。

“我们的棉花不仅品质好,而且全部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真正实现了生态与效益的双赢。”蒋飞云随手摘下一朵棉桃,向记者展示道,“现在正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期,市里、镇里都有农技人员来指导。未来,我们还想结合棉田景观,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人看到长洲村的美丽蜕变。”

从荒草地到致富田,长洲村的蜕变,是大市镇因地制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写照。这片充满生机的棉田,不仅织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更织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百姓富裕的乡村新画卷。

一审:赵娟
二审:杨明涛
三审:陈平放

责编:周紫红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