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7日傍晚,耒阳体育馆沸腾了!巴黎奥运会女子速度攀岩项目决赛中,耒阳妹子邓丽娟摘得银牌。这是中国队首枚奥运会攀岩项目奖牌,也是耒阳历史上第一枚奥运奖牌。邓丽娟也凭借在决赛中6.18秒的成绩,同时刷新了全国纪录和亚洲纪录。
亚军邓丽娟(左)、冠军米罗斯瓦夫(中)、季军卡乌茨卡(右)展示奖牌。图/新华网
从2016年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上以80多秒的成绩完赛,到2022攀岩世界杯法国霞慕尼站以6.55秒的成绩卫冕女子组冠军,再到杭州亚运会上以6.435秒的成绩刷新个人历史纪录。
从8月5日巴黎奥运会女子速度攀岩预赛以6.40秒晋级决赛,到四分之一决赛又把个人最好成绩刷新到了6.363秒,再到半决赛又以6.38秒战胜印度尼西亚选手拉贾亚。直至决赛中,面对世界纪录保持者、强敌米罗斯拉夫时,邓丽娟依然沉着应对,虽然最终以0.08秒之差遗憾摘银,但她再次改写了个人最好成绩,将成绩提升了0.183秒,拿下了这枚沉甸甸的银牌。
每次“攀爬”,记录持续“刷新”。一段段坚毅笃行的艰辛历程,一场场勇克挑战的“生死”对决,一次次战胜自我的砥砺超越,讲述着邓丽娟震撼人心的奋斗故事,见证着湖南速度攀岩乃至中国速度攀岩的发展。
(一)
2000年5月,邓丽娟出生在耒阳市大和圩乡群阳村,家中只有一个哥哥,小时候常跟着哥哥上山爬树摘野果、下河游泳抓鱼,玩得不亦乐乎。
小时候的邓丽娟(二排右)。
她在耒阳三中上初中时,常常在校运会拿奖。2014年,她代表学校参加耒阳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得跳远第1名,跳高第3名。“我更向往在操场上、在赛场上自由自在地挥洒汗水。”邓丽娟曾在采访中表示。
正是在各种比赛中展露的运动天分,让耒阳市体育运动学校朱利娟教练“一眼相中”。“虽然在年龄上,丽娟比其他输送的运动员要偏大,但她与生俱来的运动天赋是盖不住的。”从事体育教练20多年的朱利娟表示。“丽娟的爆发力特别好,这也是她2017年被张宁教练选进国家攀岩队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她的速度与力量‘双量齐增’,成绩犹如攀岩,一路攀升。”
(二)
“要敢于追梦、敢于圆梦,实现人生中的不可能。”2023年12月,邓丽娟刚拿到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入场券”回家作短暂休整,到访母校耒阳三中时,她激励自己学弟学妹如是说道。
这些年来,她一次次刷新全国纪录,一次次比超世界纪录的成绩,一次次站上领奖台,一次次面对镜头说着自己新的追求,她也变得更加稳重、更加成熟。
“女儿训练很苦,手上的老茧比我们干农活的手还厚。”说到女儿,母亲蒋冬菊十分心疼。千百次的练习,磨出厚茧的指尖,只为了到每一次0.01秒的进步……
“她很自律的!”邓丽娟的省队兼国家队队友王敏辉表示。喜欢记录生活的邓丽娟,会分享训练后充血的肩膀或因在岩壁上的磕碰而伤痕累累的膝盖。无论是充满力量感的肌肉还是浑身遍布的伤口,都是她最耀眼的徽章。
“越是爬不上,就越想去征服它,会有一种越挫越勇的感觉。”如何看待在不断的比赛中遇到的困难和失误,邓丽娟有自己的答案。
(三)
“看到邓丽娟勇夺银牌,家乡人民很高兴、很自豪,她在此次比赛中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和直面挑战、坚韧不拔、勇攀高峰、超越自我的‘攀岩精神’,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体育健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竞技水平,给耒阳广大青少年树立了学习榜样和奋斗标杆,给耒阳体育强市建设注入了强大力量和强劲动能。” 8月7日晚上,衡阳市委副书记、耒阳市委书记赖馨正和家乡人民集中观看巴黎奥运会运动攀岩女子速度赛决赛盛况时,号召全市上下要向邓丽娟学习,大力发扬“攀岩精神”。现场,耒阳市委市政府以20万元重奖邓丽娟。
“邓丽娟,我爱你,你永远是妈妈的宝贝。” 母亲蒋冬菊在市体育馆观看时激动地喊道。她告诉记者,在直播中看女儿攀爬的时候,好激动!当成绩(6.18秒)一出来时,自己好感动,因为母亲知道,夺银背后女儿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你是我的骄傲,也是耒阳人民的骄傲!”邓丽娟的启蒙教练朱利娟表示,教练们已经备好家乡菜,等丽娟回来吃家乡菜。
邓丽娟从小就喜欢毛绒玩偶,孩子秉性的她房间摆满了玩偶。母亲蒋冬菊一边整理玩偶一边说,“邓丽娟一见到玩偶,就笑得合不拢嘴!等她回来,看到这些一定很高兴!”
顶天“丽”地起 ,与“耒”共婵“娟”。虽然团聚不在此刻,但家乡人民等你荣回故里,与君当歌。 “丽娟,我们等你回家!”(记者 赵娟)
一审: 梁斌
二审:杨明涛
三审:何孝国
责编:徐霞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2026年买新能源车,恢复征税
市教育系统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为青少年撑起绿色阅读“保护伞”!耒阳开展“护苗·绿书签”文明实践宣传活动
小水镇:“宣传+整治”双管齐下 筑牢校园交通安全防线
耒阳以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微建设·人民城市为人民】644盏路灯照亮居民回家路
市财政局举办会计基础知识培训
耒阳交警“送教上门” 欧阳海灌区职工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