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甘肃西和县乞巧节、浙江石塘七夕习俗、广东天河乞巧习俗和湖北郧西七夕陆续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对牛郎星、织女星的记载。东汉时,传说天帝为媒,让牛郎与织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银簪划河为界,规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鹊桥同织女相会,民间据此传说形成了七夕节,并且一直保留下来。

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全国各地过节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民间习俗,主要包括:拜牛郎织女,瓜棚下听“天语”;丢巧针,卜运气;七姊妹结盟;接露水,种生;祭七夫人、拜魁星等等。










今天,就跟小编一起体验古人过七夕的方式吧!
又到一年七夕时,穿越城市的霓虹彩灯,鹊桥美丽如故,银河灿烂如昨,迎着夏日的晚风,共赏一轮明月,追寻美好的情感。
责编:徐霞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市卫健系统党员干部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耒阳:乡镇联动齐发力 织密农村交通“安全网”
相机里的温情!河坪村为60余名留守老人免费拍照留影
耒阳:巡察助推“微改造”,“口袋公园”兜起乡村大幸福
市总工会为600余名劳动者送“健康礼包”
方田驿村驻村工作队:“心愿清单”兑出“幸福账单”
耒阳市教职工“活力杯”男子篮球赛圆满闭幕
【“勿忘国耻·立志报国”主题朗诵决赛】《长征路上的红小丫》伍懿涵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