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块奖牌 探寻耒阳市东江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五育”路径
2024-05-13 20:29:52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徐霞 |          浏览量:5108

日前,2024年耒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场会召开,耒阳市东江中学党总支书记文言昭向大会作德育经验推介报告,向全市推介“东江经验”。同时该校还荣膺了2023年度耒阳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这是继2021年以来,东江中学第二次斩获耒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也是学校2023年分别在衡阳市高中督导评估中获评“优秀”等次和耒阳市公办学校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后的又一“金”字招牌。 

一串串丰硕成果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镶嵌进县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版图”,让耒水东畔、麓峰脚下的东江中学焕发华彩、明亮夺目。“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教育先手棋下在‘五育’通发展上。”文言昭表示。近年来,耒阳市东江中学认真落实市教育局《耒阳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立德树人,一体化推进“五育”融通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着力打造更具活力的“东江教育”,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育五化  让每个学生出彩发光

“从几年前一所300多人的‘泥巴校’,到现在5000多学子逐梦的一流公办学校,东江中学的蝶变,书写了新时代公办教育传奇,树立了我们家长对公办教育的绝对自信。”东江中学家委会主任刘四英对近年来东江中学的发展“答卷”十分满意,向记者细数着校园里更多“春天的故事”……

漫步东江中学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蕴含着智慧之美,幽雅的环境哺育着未来之星,先进的设施描绘着青春之梦,浩繁的典籍贮藏着知识之源。近年来,东江中学秉承“家国情怀,厚德强能”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教育观,形成了“两支队伍”“三全育人”五育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在“五育五化”中构建全环境育人“生态圈”,即课程育人体系化、活动育人主体化、文化育人特色化、管理育人精细化、协同育人常态化。

东江中学将“五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中,除教学课程外,还开设了大思政课、心育课程,把立德树人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聚焦“六项重点工作”(防校园欺凌、防性侵、防溺水、防心理障碍、反电诈、禁毒教育),全力落实“九全管控”,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红色研学、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社团风采、入学军训、节庆纪念日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德育素养,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特别在“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文化育人环节,东江中学以“薪火”系列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红色教育示范校”建设,三年来,该校共开展“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唱响红色歌曲,奋进时代征程”红色歌曲合唱比赛等红色主题教育活动380余次,接受红色教育师生达到2万余人次。同时,还充分发挥红色研学基地作用,通过“万人进东江 薪火代代传”红色研学活动,吸引港湘实验学校、鹿峰学校、江头中学等20多所中小学校、近5千名学生来校开展红色研学共建活动,以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红色教育活动,将“红色触角”延伸到全市中小学校。

“五育”融通  教育教学实现双提升

“‘五育’不应是五个方面各自独立、相互并行的,必须融为一体、有机贯通,且更着重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方式和落实方式。”文言昭如是说。

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东江中学通过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系统梳理,探索构建起了“一主两翼五核”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主”指以学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两翼”指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新课程改革作为两个重要支撑,“五核”指基于“五育”并举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基于学科实践观的课程组织、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等实施课程改革的五大核心理念,引领东江中学教职人员干好三件事:规范教师教学全过程、规范作业反馈全过程、注重质量评价全过程。“我们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双提升’,助力打造耒阳县域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东江中学校长陆小青说。

学校秉承对教师“第一资源”的倚重,通过开展“青蓝工程”“三全督导”“教研论坛”“名师工程”等活动,采取教学督导随机抽签推门听课、教学业绩跟踪听课和教学评一体化等形式,倒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促使教师业务能力快速提升。近年来,教师们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纷纷获奖,一大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目前,学校拥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2人,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4人,中级职称教师47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7%。“东江中学的老师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业务能力强,对工作认真,对学生特别负责,我的孩子在这里学习,非常放心!”高三年级匡子涵同学家长说。

另外,东江中学还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开展课程实施、个性化教学、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考试命题等问题的研究。优化教学成果推广工作,培育、遴选、推广和转化各学科优秀教学成果。常态化举办学科教学大讨论和教师比武,打造“五育”精品课程,逐步实现“育”内融通、“育”间融通和跨“育”融通。推进“五育”特色品牌发展,盯目标、强基础、抓常规、补短板、练规范、研信息,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学校在提升常规教学水平的同时,充分发挥群体智慧,集中专业力量,对现有学校特色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凝练,积极打造校本特色课程品牌。目前,该校共有一个省级课题、十个市县级课题、九个校级课题开题,多个课题以优秀等级结题。

科创落地  让“学思行”紧密结合

今年年初,从遥远的北京传来喜讯,由东江中学发起的《汽车智能防追尾安全距离声光报警器》项目荣获2022-2023年度“发明创业奖项目奖”。这是耒阳近年来教育系统参赛队伍获得的高级别奖项,也是东江中学将“五育融合”理念与科技创新特色办学紧密结合结下的丰硕成果。

东江中学以“搭建平台”“科普活动”“课后服务”为三大抓手,将科创特色渗透于课程建设,开设青少年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电脑游戏编程、电脑绘画、3D打印等兴趣课程,并创建科技实验室、机器人活动室,设立科普宣传画廊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成果展示柜,陈列学生的科技小发明与小制作;打造一支具有科创特色的教师团队,吸纳15名对科技有兴趣、专业知识储备丰富的各学科教师加盟科创教师团队,实现了科技教育的有效整合。学校常态化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科技实践活动和各类科创竞赛,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勇于实践。这些“探新”课程,也成了孩子们的“梦想家园”,目前已吸引了600多名校园青少年加入其中。

发明创造,是东江中学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的生动写照。在科创教育的“梦想家园”里,学生通过场景式、体验式项目学习,收获了许多颇具创意的科技作品,结下累累硕果——2023年8月,李宇、刘国强和刘华斌等3位同学发明的“智能追踪灭蚊器”获得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湖南省选拔赛一等奖;2023年10月,刘可馨、伍怡、陈文佳、陈湘4位同学的科学影像作品《鼻涕和痰的区别》荣获香港-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优秀作品三等奖;东江中学联合耒阳二中组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获湖南省一等奖,获国赛入围二等奖;学校获评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优秀生源基地、湖南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试点校,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湖南赛区)复赛优秀组织奖等。

“‘五育’融通,才能产生教育育人的化合反应,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全面发展。”文言昭表示,东江中学将以“先行者”之姿,持续推进“五育”融通发展教育教学体系,以“五育”活水精准滴灌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发展、人生出彩的机会,让东江中学这块镶嵌在耒水东畔上的“明珠”越发“烁烁其光”。 (记者 钟杰 通讯员 梁娟 邓美玉)

一审:赵娟
二审:曹富蓉
三审:何孝国

责编:徐霞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